斗破小说网

221、佛子释龙(2 / 2)

2021-09-03 作者: 生义

众人议论纷纷,倏地,江面远处上空的乌云乍响一声惊雷。紧接着,一道金色的闪电从乌云中钻了出来,恍若一条金龙在天空飞舞盘旋。那金龙闪电,一忽儿在乌云里翻滚,一忽儿探出浓云,如是三番折腾了好一阵,才骤然消失。金龙闪电消失之后,天空旋即放晴,长江上空顷刻红日蓝天,如碧如洗,甚是朗朗。

这会,江面风起,正是扬帆航行的大好辰光。郑老大吩咐,拔锚启航,此去上海还有上千里之遥,虽说昨夜今晨之事,令人称奇,但他毕竟当不得饭吃,他还需掌舵驶船,运输货物,赚几块大洋养家糊口并发放工钱给船工。

不过,有一事郑老大不知道。他的船离开小龙镇时,那龙王庙真的出了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。就在江面金色闪电之后,有人发现,庙子神龛供的那条蟠龙不见了,仅剩下一根光秃秃的石柱,石柱上龙身盘绕的痕迹还清晰可辨。幸好,那青年公子的塑像还在。于是猜测,这蟠龙真身已经上天,但依然留下他的化身在此,一如既往保佑这方老百姓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
倘若郑老大此时去那庙子,见石柱上的蟠龙不在了,恐怕他硬是会大惊失色。毕竟,才多会的事嘛,刚才都瞧见那蟠龙还在,一会功夫就没影了,怎能不令人错愕万分。

郑老大的木船在长江上又航行了几日,渐渐大家对小龙镇的事也失去了谈兴。因为,大家怎么瞧,这竹娟母子都不像是神仙,再者,听她说起程家村的事,亦是存谷子烂醉芝麻的家常,无论如何是靠不上神仙菩萨的。不过,竹娟母子是贵人这却是确凿无疑。不然,那黄晨幼儿怎么能点燃龙王庙的铜灯;还有,沈掌柜说竹娟是南记东家的贵客,那可是郑老大亲耳所闻。

当然,大家对竹娟母子还是格外照顾。比如,竹娟母子说的许多忌讳话,大家都当充耳不闻。旧时,长江上航行的木船,说话是有许多讲究的。诸如吃饭不能说吃饭,只能说吃食,因那“饭”与“翻”谐音;还有晨、程、成等之类的话也不能说,“晨”跟“沉”同调,那也是犯忌的。想想看,船在水上走,“翻”呀“沉”的话,谁听了都心里发怵。

须知,那个时候长江上跑的船,可不敢与今天的游轮货船比。那个时候的长江,跑的都是木船,则长江水域颇多怪鱼水兽,譬如扬子鳄、阔口鲇等等,俱是吃人的家伙,一旦船沉人落水,水急浪险不说,真遇到了它们,那可就不是说来玩的事了。所以,跑船的多忌讳也就不难理解。

不过,竹娟母子在郑老大的船上却是例外。

竹娟一直住在乡下农村,不晓长江上的许多忌讳,也没有谁去提醒他们,他们母子说话自然就常犯忌讳。从家乡出来时,船上人多没有人注意,在三峡时,又多半与七婆说话——可现在,竹娟母子极受大家关注,偏偏她儿子又叫“晨晨”。但任那竹娟怎么叫“晨晨”,郑老大以及众船工只当没听见,他们心里想的是“反正他们是贵人,贵人百无禁忌”嘛。

对了,那卫老大的船,这几天也跟着郑老大的船走。卫老大比郑老大更愿意相信竹娟母子是大富大贵之人,因为他可是亲身经历了那次江猪事件。在江上航行风险总是有的,有句老话形容“下井挖煤是人没死就埋了,水上行船是人死了还没有埋”,说的就是航船危险的意思。

所以,卫老大决定,这趟走船就跟着郑老大他们的船走,早点迟点就不管他了。反正跟着竹娟母子坐的这条船走,一定平安无事,倘要有事,也会受到贵人的庇护。莫说,卫老大还真有点先见之明有,在快到九江时,果真就出了大事了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