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破小说网

233、六朝古都(2 / 2)

2021-09-03 作者: 生义

第二天一早,吃过早饭,竹娟揣了几块大洋,还带了百十枚铜板,领着儿子黄晨去逛南京城。

上了码头,竹娟花了几枚铜板,雇了辆人力车,与儿子坐上便首先去了那鸡鸣寺。竹娟的意思是,先去寺庙烧几柱香,祈祷她跟儿子与丈夫黄梦梁一家人早日团聚。

南京鸡鸣寺在玄武湖南边不远的鸡笼山上。那山虽不高,却一山的绿树葱茏,因其形似鸡笼,故名鸡笼山。传说,鸡笼山上有只小鸡崽常在绿树中玩耍。那鸡崽头顶双冠,羽毛红亮,山下农人见了,觉得稀奇,就想逮它。可那鸡崽机灵得紧,农人偷偷走近它身边,它倏地钻进树丛不见踪影。

好多次都是这样,明明看见它就在眼前,一钻树丛,立即无影无踪。时间一久,大家就觉得这事有些古怪,山上野猫、野狗很多,这鸡崽居然还能生存,可见不简单。

直到有一天,山上来了一位老婆婆,她在山头“咕咕”呼唤一阵,那鸡崽便不知从哪钻了出来。鸡崽见到老婆婆,异常兴奋,竟冲好“喔喔”打起鸣来。老婆婆笑着说:“好儿子,你的劫难已过,金笼已经打开,你可以跟我上天了。”

刹时,那双冠鸡崽忽然变大,变成一只雄纠纠的红羽大公鸡,展翅飞向天空。后面的老婆婆也升离地面,追着大公鸡喊:“好儿子,慢点走,等等我……”

有那晓事的人恍然大悟,说那大公鸡不就是天上的昴日星官吗,跟在它身后就一定是它母亲毗蓝婆菩萨。由是,这充满仙气的鸡笼山便成了一方宝地,既是宝地,当然就应该修筑庙宇——鸡鸣寺便应运而生。呵呵!这是传说,没有根据的。但在这方宝地上修筑的鸡鸣寺,无论求子祛病,十分灵验倒是真的。

竹娟带着儿子黄晨,来到这鸡鸣寺,买了香烛,就在那大雄宝殿,向着如来佛祖焚香磕头,祈求早日与她的丈夫相聚。

大凡虔诚的拜佛的善男信女,拜过如来佛祖,然后手举焚香,逮住菩萨就拜,就磕头。那大雄宝殿,除了佛陀,还有普贤、文殊、揭谛、阿罗等诸多菩萨神佛,竹娟也不知这些菩萨管的何事,见了就拜,口中念叨的皆是一句话:求菩萨保佑她全家团聚!

儿子黄晨,起先觉得很新鲜,也学着母亲一样磕头拜佛。可磕了一通后就倦了。他趁竹娟在大雄宝殿给众多菩萨磕拜时,偷偷溜出大殿,在寺内逛了起来。不经意,便逛到了观音殿。他瞅着那慈眉善目的观音大士,盯一阵,不觉冲她笑了起来,竟像是在对一位老朋友见面一般,口中还冲她说了几句话。

这会,黄晨用的是七婆那种“密语传音”方法在说话,旁人根本听不见。以前在七婆输他真气时,黄晨可以使用这种方法,但一离开七婆,他就不能了。也不知是怎么回事,今天在观音菩萨面前,黄晨居然将“密语传音”用得如此熟练,而且不需七婆的真气。

黄晨甚是得意,正高兴时,却见竹娟慌慌张张找来,看见了儿子,欲责备他几句,忽听身边几位读书人在念那木柱上的楹联:“问大士为何倒坐,叹众生不肯回头!”

那几位读书人念了,就评说,这观音菩萨怎么不大慈大悲了呢?她老人家一向面南而坐,到这里就赌气面北了——难不成她老人家也小鸡肠心怀,不高兴这地方的善男信女了!

几位读书人说的也是,这儿的观音菩萨的确面北而坐,有违惯例。他们在指指说说,言语颇不恭敬。

黄晨却拉着竹娟的手,用他那“密语传音”对她说:“妈妈,这菩萨本来很高兴的,说看见我来看她,没有忘记她这个老朋友——就是这会不高兴了,怪那几个叔叔不尊敬她。”

黄晨说他与观音菩萨对话,竹娟自然不相信。小孩子时常有自己的幻想,这不足奇。可她一转身,见那几位读书人模样时,她愣住了——

关闭